类型: 师训通识 浏览量:2228 精华数:0
讲师简介:郭法奇,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长期从事外国教育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儿童教育史、近现代欧美学校教育史等。主编参编多部教育史专著、教育理论专著,主持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发表上百篇学术文章。
创建时间:2023/4/23 16:20:02
标签:教育思想 思想凝练 理论学习
任务一:请结合课程视频内容和自身教育实践经历,阅读材料,完成作业栏的思考题并提交。
任务二:学习完成后,请思考您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有没有新的认识?每人发表1条意见,同时回应其他2个人的看法。
白吉斯(发表于 2025/10/24 9:35:02)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尊重并呵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天赋,最终引导他们成长为既有丰富智慧、又有坚定信念和善良情感的真正的人。
罗康一(发表于 2025/10/15 16:37:18)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是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懂得而且体会到,缺乏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素养,就不可能有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热爱。” 这与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期望不谋而合。“慕道”本身,就是教师永无止境的专业追求。我们要通过持续阅读、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不断丰厚自己的学识底蕴和教育智慧。只有我们自身成为一眼活泉,才能滋润出满园芳菲;只有我们自身不断“开花结果”,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生命走向丰盈。
白吉斯(发表于 2025/10/24 9:35:22)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邓晓梅(发表于 2025/10/6 17:00:20)
苏霍姆林斯基始终把“孩子本身”放在教育中心!
罗康一(发表于 2025/10/15 16:50:52)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最朴素也最伟大的真理: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
陈永辉(发表于 2024/12/31 11:02:58)
认真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名著导读与案例分析,受益颇多!
邓晓梅(发表于 2025/10/6 17:00:54)
关注个体差异!
李普强(发表于 2024/12/18 14:08:30)
学生本位
甘雪芳(发表于 2025/10/10 21:25:50)
关注“困难学生”
13678547316(发表于 2024/10/27 22:32:17)
教师应该,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和观念,不断使自己进步,
彭莉(发表于 2025/10/10 23:14:02)
赞同
白吉斯(发表于 2025/10/24 9:35:58)
将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一点一滴中
吴学涛(发表于 2024/10/24 23:05:39)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他认为教育应当是充满乐趣和创造性的过程。
邓晓梅(发表于 2025/10/6 17:01:25)
保护求知欲!
罗康一(发表于 2025/10/15 16:53:19)
教育就是一种奉献,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里:是蹲下身来,与孩子平视交流的尊重;是敏锐地察觉孩子眼中一闪而过的困惑,并耐心引导的智慧;是像保护露珠一样,呵护他们脆弱自尊心的谨慎;更是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激发惊奇与感动的能力。这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情感的共鸣者、成长的守护者和梦想的点燃者。唯有倾注这样的“真爱”,教育才能充满温度与力量。
万淑亚(发表于 2024/10/22 14:21:14)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我应当更加耐心地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力。
王砺(发表于 2024/10/22 15:41:26)
“我应当更加耐心地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支持
吴学涛(发表于 2024/10/21 22:26:13)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甘雪芳(发表于 2025/10/10 21:26:04)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许婷婷(发表于 2024/10/20 13:46:47)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独有的特权。正如第二条建议所述,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降临。作为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是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