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师训通识 浏览量:2113 精华数:0
讲师简介:郭法奇,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长期从事外国教育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儿童教育史、近现代欧美学校教育史等。主编参编多部教育史专著、教育理论专著,主持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发表上百篇学术文章。
创建时间:2023/4/23 15:44:05
标签:教育思想 思想凝练 理论学习
任务一:请结合课程视频内容和自身教育实践经历,阅读材料,完成作业栏的思考题并提交。
任务二:学习完成后,请思考您对杜威的教育思想有没有新的认识?每人发表1条意见,同时回应其他2个人的看法。
白吉斯(发表于 2025/10/24 9:25:09)
杜威主张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过程之中,通过不断重组与改造经验,促进个体持续生长、发展民主社会所需的批判思维与实践能力。这一理论极大推动了儿童中心教育与进步主义运动,赋予教育以动态性、实践性与社会性。我在教育教学中,要进行内化和实践。
罗康一(发表于 2025/10/15 17:09:13)
拜读《我的教育信条》,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教育智慧与生命关怀,这不仅仅是一系列教育原则的阐述,更是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叩问与回归。
18685154277(发表于 2025/10/9 13:18:07)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做中学”朴素却深刻的观点,不仅是百年前的教育智慧,更精准地戳中了当下教育实践中的痛点与难点
邓晓梅(发表于 2025/10/6 20:46:16)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罗康一(发表于 2025/10/15 17:09:51)
信条中强调“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这深刻警示我们,教育不能异化为单纯为未来“备战”的枯燥操练。
兰永芳(发表于 2025/3/14 12:10:36)
学生明白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如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
陈永辉(发表于 2024/12/31 11:46:24)
认真聆听专家讲解杜威教育思想构建路径与案例分析,寻找切入教育教学实际的突破口。
张芬(发表于 2024/10/29 19:11:44)
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儿童经验的重组与改造。这意味着,课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态的知识体系。
白吉斯(发表于 2025/10/24 9:25:40)
杜威主张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过程之中,我在教育教学中,要进行内化和实践。
13678547316(发表于 2024/10/29 8:57:03)
书中提到的尊重和关怀让我体会到,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白吉斯(发表于 2025/10/24 9:25:54)
杜威主张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过程之中,通过不断重组与改造经验,促进个体持续生长、发展民主社会所需的批判思维与实践能力。
吴学涛(发表于 2024/10/25 20:22:20)
杜威在书中明确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罗康一(发表于 2025/10/15 17:10:21)
信条指出教育的起点和中心是儿童,这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容器的观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独一无二的种子,拥有其特有的生长节奏与内在潜能。
王砺(发表于 2024/10/22 17:21:21)
学校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源于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如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
邓晓梅(发表于 2025/10/6 20:48:29)
以儿童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