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者:闫姝丹 起止时间: 2020-08-06 ~ 2020-08-20
各位老师
请先观看视频课,再对该课进行评分,然后对本课进行简要点评。
阿拉坦其其格 (发表于 2020-08-16)
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对课文提起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们的表达也非常的好。并通过朗诵,示范等方法使学生们充分的理解了王安石和梅花的羁绊。
王静 (发表于 2020-08-12)
教师通过合适的引导,使学生对阅读课文充满了兴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的强,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毕秀芳 (发表于 2020-08-10)
有听读、分组读、小组长带读等形式。教师通过有趣的引导,学生对课文是充满兴趣。学生朗读和评价都是非常棒。特别是小组的朗读中小组长的作用发挥的很好,小组合作完成的保质保量,而且评价中肯,一语道破各中优略。这让我们看到了平时的语言训练之扎实。
张晓丽 (发表于 2020-08-10)
本节课,教师以“诗性”为重,以“诵读”为主线,充分彰显了《墨梅》这首诗的韵味和艺术价值;以“意象”为重,诗歌使用的是意象的语言而不是逻辑的语言,教师在带着孩子们理解诗意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的让孩子们去用白话文生硬的应对和解释,而是带着孩子们去还原诗歌所描绘的墨梅的气质和气韵和与诗歌相关的王冕的故事;以“审美”为重,注重以文化人,激发孩子们对作者高洁品质的仰慕之情。
罗海娇 (发表于 2020-08-10)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我把握不好的课型,上不出古诗的意境来。听了侯老师的《墨梅》一课,觉得侯老师的教学设计是恰到好处的。由梅花图直观导入,直接把学生带到学习梅花古诗的情境中来。知诗人,解诗题,读古诗,明诗意,悟诗情,最后欣赏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进行拓展积累,设计环环相扣,让学生抓住了关键诗眼“淡”、“清”来感悟作者的品格,学生单凭理解诗意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可能会有些难度,写作背景,诗人的生平对理解诗情就尤为重要了。对于课堂拓展积累一篇诗词,这首诗词怎么学?我也经常在教学古诗的时候,找一首相关的古诗进行对比学习。对于这样的古诗,是读读背背即可,还是利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教师在旁进行指导比较好?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请拖动滑块验证!
忘记密码?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请输入手机号!
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
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
新密码(密码由6-12位字母、数字及特殊符号组成,区分大小写)
请再次输入新密码!
立即登录账号已存在?